《朱元璋请我出山》 章节介绍
《朱元璋请我出山》是一部故事内容新颖的小说,作者岁月神偷不落俗套,标新立异,为读者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精彩画面。小说《朱元璋请我出山》第7章内容:“刘爱卿呀刘爱卿,世人说你这个中书舍人当的不够格真是小看你了,依我看呀,你跟刘基比也相差无几了。”.........
《朱元璋请我出山》 第7章 立储之争 在线试读
“刘爱卿呀刘爱卿,世人说你这个中书舍人当的不够格真是小看你了,依我看呀,你跟刘基比也相差无几了。”
朱元璋感叹一句后,继续道:“不错,今天找你来正是问你储君一位,你是不知道,太子这一走,咱这心里空落落的,储君一位,关乎大明江山社稷。你是有学问的人,咱想先跟你唠唠。”
朱元璋话音落下,只见刘三吾整理衣冠袍服,肃容跪倒。
“陛下,请恕臣直言!”
“你这是干啥,咱叫你来就是让你说话地,你看你跪啥?”
刘三吾依旧跪着,抬头看着朱元璋正色说道,“臣,请立皇孙为皇太孙!”
皇太孙?
朱元璋想去搀扶刘三吾的手臂顿住了。
沉着脸问道,“为何?”
“父死子继,人伦纲常。况且皇孙已经成人,故太子一脉,为皇明嫡子,该立皇孙为储,将来继承大统,为大明之君!”
说完,再叩首。
朱元璋犹豫片刻,沉吟道,“为何?太子虽然走了,但是咱还有其他儿子。”说着,顿了顿,“咱在边地这些儿子,虽然不如太子那么好,可是也不差。”
说到这,朱元璋站起来背着手,慢慢前行,“就好比燕王,咱的老四在北平统领边军,屡立战功,性格坚毅果敢,也是个好人选呀?”
“如果陛下立燕王,那至秦晋二王于何地?”刘三吾朗声道。
秦王,晋王。
朱元璋的次子和第三子。
“燕王在北平之地执掌边军大权,秦王晋王一样手握重兵,倘若陛下执意要立燕王,若是陛下百年之后,秦晋二王不服。”刘三吾看着朱元璋的背影,“陛下难道不知,汉时七王,以及晋朝八王之乱乎?”
“大胆!”朱元璋回头,勃然大怒,“你是说,咱死之后,咱的儿子们,朱家的子孙会刀兵相见吗?”
刘三吾凛然不惧,叩首道,“臣,只是实话实说,以史为镜而已!”
朱元璋倒也没有真动怒,刘三吾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那照你这么说,要立皇孙,诸王能服气吗?”说着,叹口气,“咱老了,黄土埋到胸口的人了,万一将来咱立的孙子,镇不住他这些叔叔们,还不是要打仗?”
“诸王若有异心,中枢发兵诛之。皇太孙乃是陛下之孙,故太子之子,有大义名分,乃堂堂正正之师。”刘三吾继续说道,“再说,朝廷大义在,诸王即便心中不服,可谁敢反?”
朱元璋点点头。
这话有几分道理,大义在这个时代就是真理。
“那你说太子这几个儿子,你看哪个可以为皇太孙?”
“臣不敢妄言!”刘三吾可以说立皇孙,但是臣子的本分,他不能,也不敢说立哪个。
“嘿,你还不敢妄言,你刚刚说的那番话,足够咱砍你九个脑袋了。”朱元璋笑着把刘三吾拉起来,继续说道,“咱今天就是聊聊天,你就尽管说,咱都不会砍你的脑袋的。”
“臣以为,太子长子淮王朱允炆勤奋好学,有乃父之风。”说着,刘三吾偷偷看了下朱元璋的神色,见对方没什么反应,继续说道,“可以立为皇太孙!”
说完,朱元璋又是久久没出声。
正心中揣测的时候,听朱元璋叹息下说道,“淮王虽好,却不是嫡子呀?”
“这........”刘三吾心中大吃一惊。
淮王朱允炆虽然是庶子,却是长子,子以母贵。
其母已经是太子东宫的正妃,虽然庶出,但是也可称之为嫡。
想着,忽然脑筋转转,“莫非陛下有意吴王?”
再想想一上学打瞌睡的朱允熥,刘三吾顿时头大。
选他,还还不如选燕王呢?
“可是觉得,吴王顽劣不堪?”朱元璋出声笑道,“刘爱卿,你可是看走眼了!”
刘三吾不解。
就听朱元璋继续说道,“吴王,性格看似表面懦弱,顽劣。实则,我朱家千里驹也!等太子丧事一过,大学堂之中你好好教导一番!”
说着,静静地看着刘三吾,“今日一事,不得对第三人言!”
“臣,遵旨!”
……
五月的阳光温暖明媚,鸟语花香让人沉醉。
“呼!呼!”
朱允熥在花园中,疲惫的呼出两口气。
这具身体有够废柴,细胳膊细腿就跟没发育好似的,一点力量都没有。
早上起来,做了一套军体拳后,全身的肌肉没一处不疼的。
随后一脸疲惫的挥了挥手,示意伺候的太监上前,给自己更衣。
今天,是要去大学堂读书的日子。
镜子中是典型的大明衣冠。
四爪金龙亲王服饰,头上黑色的纱帽,白色的领子和袖口,腰间是纯白色的玉带,脚底厚底的朝靴。
因为在孝期内,腰间不能挂玉佩荷包等饰品。
看着镜子中自己的脸,朱允熥满意的笑笑,也算是翩翩少年吧。
随后出门看见几位侍卫已在门口等候,看领头的带刀侍卫有些面熟,朱允熥笑问,“看你有些面熟呀,不知是哪家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