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欢》 章节介绍
《长命欢》是浅璎的又一部佳作,浅璎不仅文思泉涌、信手拈来,而且笔底生花、妙趣横生。该小说章节(第4章)内容介绍:【六】京城的盛夏闹了场大涝,俗话说,大涝之后必有大疫,顾尘为此担忧的彻夜难眠。果然没几日,宫外就传来了消息,城郊的西处死了人,疑.........
《长命欢》 第4章 在线试读
【六】
京城的盛夏闹了场大涝,俗话说,大涝之后必有大疫,顾尘为此担忧的彻夜难眠。
果然没几日,宫外就传来了消息,城郊的西处死了人,疑似瘟疫,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
正当宫内太医束手无措时,江南来了位神医,听闻还是个十分俊俏的美人。
她的一张祖传古药方,挽救了万千黎民百姓,进京觐见那日,我才知这所谓神医竟是殷诗诗。
当日她犯了七出之罪,人前她已被一杯鸩酒赐死,实则被我的人护送去了江南安度余生。
我心底有些不安,一个已逝之人重现朝堂,怎么看都像冲我来的。
朝堂之上,殷诗诗声泪俱下:「奴家与皇上情投意合意外怀上王嗣,凤贵妃不愿奴家入宫侍奉,就污蔑小女犯了七出之罪,并赐下一杯鸩酒,若非皇上及时相救,如今奴家只怕成了一缕亡魂。」
左相也拱手附和:「当日小女若是命丧黄泉,如今京城的瘟疫只怕早已……」
不愧是在朝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老狐狸,一句话我就被推上了风头舆论,一时间我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祸国妖妃,殷诗诗却成了心怀苍生的贤良圣女。
早知会被反咬一口当日我就不该心软,直接将她挫骨扬灰岂不是更妙,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严的。
我抬眼望向顾尘,他却冷着脸将我贬为庶人囚入冷宫,深得民心的殷诗诗则入驻西苑成了殷贵妃。
墙倒众人推,在冷宫的日子后宫各院没少派人来折辱我,他们认为我已失宠再无翻身之日,却没人知道一国之君夜夜化身登徒子破窗而入。
「阿芷,今夜怎么没给为夫留窗?莫非是嫌弃为夫昨夜不够卖力?」
我暗暗翻了个白眼,从夜里戌时折腾到天明,早朝都差点误了时辰,这还不卖力?
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环上他的腰:「那夫君不妨今夜再卖力些。」
半刻钟后,冷宫的盥洗室传来了顾尘气急败坏的声音:「阿芷如今可是学坏了,早知来了月事还如此戏耍为夫,事成之后孤可要好好讨算利息。」
我委身冷宫,实则是我与顾尘演的一出戏,当日殷诗诗的那张药方正是出自镇北侯府,那是我太爷爷尝遍百草走遍江湖才撰写出的一本医书,如今却落入了殷家还变成了他们的家传古药方,个中缘由不言而喻。
殷诗诗以为药方在手余生就可高枕无忧,实则早已掉入了我跟顾尘布的局。
左相老奸巨猾想潜入府中搜寻证据并不易,但殷诗诗入宫为妃后从往来的家书下手,却是简单了许多。
一月后,朝中又发生了件大事,左相倒台,府中搜寻出了数份与南诏勾结意图谋反的书信,其中有一封信就记载着十多年前左相如何伪造罪状将镇北侯府拉下水。
宁家族人尽数被顾尘接回了京城,镇北侯府重现了往日辉煌,只是遗憾娘亲当年不堪受辱一头撞死在了石柱上。
我也从冷宫弃妃一跃成了皇后,与往昔不同的是,偌大的后宫只剩了我一人,顾尘昔日的妃嫔大都带了银两出宫与心爱之人共度余生,也有少数几人选择了青灯古佛相伴。
太元四年,齐国皇后推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嫁制度,违者去秽根、逐出边境。
此后各国纷纷效仿,自此一夫一妻制正式完善。
如今政局稳定,顾尘时常带我出宫游历,我也诞下了一位小皇子,取名顾安,祈愿他一世平安。
我们如寻常夫妻般安稳度日,可好景不长,谢珏反了,如今边关战乱,朝廷半数人倒戈致无人可用,顾尘决意亲自领兵出征。
午夜回转时,我夜夜被顾尘血溅沙场的梦魇惊醒,论权谋、心计,顾尘不比谢珏差,可论狠厉,他还是逊色了几分。
顾尘启程的前夜,我撒娇说嗜睡不送他了,实则第二日偷偷换上侍卫服跟在了队伍末。
数日的征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士兵的不易,脚底无数的血泡,比石头还硬的干粮,夜里徘徊的虫蚁都是再平常不过的。
我刚生产完不久,身子还没大好,接连五日的奔波,不好容易赶到了边关,我却支撑不住病倒了。
我醒来时,顾尘坐在我床边,满脸阴翳:「平日胡闹也就算了,这是军营,你本就身子弱还偷偷跟来,万一出个什么事,你要孤怎么办?」
我攀附上他的脖颈,平日里顾尘最吃这一套:「夫君我错了,你看我这不是没事,我就是想你了。」
「你就是仗着孤不忍心罚你,军营不比皇宫,没事别出营帐。」
三日后,两军在马阳关迎来了第一次对战,顾尘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乖乖待在营帐,可我还是打晕看守跑了出去。
淋漓鲜血染红了黄沙,地面满是断肢残骸,有敌军的,也有我们将士的。
我眸底逐渐湿润,氤氲泪光模糊了视线,百姓的安详都是这些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可他们死后却连一具全尸都没有,只能守着这片疆土。
思索间,余光瞥见一道利剑向最前方的将领刺去:「顾尘——小心身后!」
我一个箭步窜上前,本能的将顾尘扑倒,利剑贯穿皮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剧烈的痛意在身上乍开,眼皮越来越沉重,阖眼前,隐约听到了句:「阿芷,孤不许你死!」